年10月1日,是举国欢庆的日子。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华为Nexus6P项目组而言,更是不同寻常的一天。在Google发布Nexus6P手机后的第三天,这款由Google和华为首次联合开发的手机历经7个月的奋战后,终于通过运营商认证测试,正式上市。和Google的这次碰撞,无疑让华为在世界智能手机的开发征程中,走得更远。
年3月,当我和团队成员们得知,我们要与Google合作开发Nexus6P的手机项目时,所有人都惊喜不已。Google的Nexus系列手机一直是Android设备的标杆级产品存在,华为成为Nexus6P的联合开发厂商,一次跨越太平洋的亲密接触就此拉开序幕。
牵手,拥抱挑战在华为多年,我有过不少次打硬仗的经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依靠大家力出一孔最终总能玉汝于成。面对这次全新的挑战,我们更没有理由退缩。作为一线项目经理的我为兄弟们鼓劲:“这是一次证明我们可以开拓新格局的机会!”
可是项目的困难也委实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紧,10月产品要上市,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7个月,而预计同步上市的友商产品的研发早在3个月前就启动了。全新的软件硬件平台、全球市场需要同步发货、我们与Google不同研发模式的磨合,也是不小的挑战。
此外,产品上市必须经过运营商的认证测试。X运营商质疑:“我们不能冒这么大的风险,接受一款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开发并上市的产品。”前期错过了运营商认证的时间窗,意味着产品只能作为运营商的Non-Stock产品(不与运营商绑定套餐的产品)销售,通过所有测试才能量产出厂。
惊艳,赢得认可为了赢得机会,我们把投模投板时间压缩到了最短:项目启动后的第42天,我们就把原型样机交付给Google,而业界的交付时间一般为3个月。他们的产品经理惊呼:“Surprise!去掉天线就可以直接上市了!”(正常手机都是内置天线的,因为时间紧,原型样机我们使用了一根外置天线)。
超快周期交付的背后,是我们高度紧张的研发工作。重点交付团队架构设计的小王和结构设计的小叶在这期间蓄发明志——“不投板,不理发!”。有多少辛苦,就有多少回报。当客户认可的消息传到国内,产品经理老房激动万分,立即给大家颁发了阶段激励奖,版本经理辉辉还不忘调侃:“小王和小叶终于可以去理发了。”
短暂的激动过后,是下一程要投入更大的努力。产品的总架构师邦邦激励大家要“三步走”:“我们已经突破第一步,证明自己,赢得认可;第二步要充分展现实力,使其信服;第三步就是产品上市,赢得更大的市场突破。”
碰撞,产生火花初到Google,我们就面临着差异带来的挑战:二者开发模式完全不同。
我们的开发模式是定制化开发验证,即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进行定制,有明确的需求和开发计划,研发节奏相对稳定,一个特性开发完成,合入版本并进行验证,往往一周出一个版本。而Google的开发模式则是“onebuild”(同一版本)原则,要求“一套软件支撑全球所有市场的发货”,这意味着一个版本需求承载量非常大,而且随时可能变化调整,研发需要具备极速迭代的能力。开发过程中所有特性同时开发,每有一个特性成熟就立即合入主版本进行验证,如验证不通过或特性使用性不强,这个特性就被淘汰。这种模式下Google每天发布“dailybuild”(每日构建)版本,往往一天一个模块就有几十个问题单合入。
另一个难点是,Google的其他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会一起合入版本,涉及多产品多厂商多应用,因此Google无法提供合入问题列表。
面对“dailybuild”的极速迭代,我们一开始有些水土不服。项目组迅速讨论对策,经过一番论证,我们决定调整策略——集中优势兵力,抓“牛鼻子”。软件重点聚焦验证解决驱动和协议部分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核心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