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包大揽到简政放权
针对国家发改委的职能改革力度在加大。根据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该部门对企业投资的14项核准权被取消,12项核准权被下放。政府机构新一轮的简政放权进程中,国家发改委成为被改革的重点部门之一。 这无疑是一个进步。关于国家发改委的职能与权责问题,一直存在颇多争议。民间对这个部门向来有"小国务院"之称,言下之意,是其权利很大,职能覆盖范围广。而其中的部分权利,比如过量的行政审批,可能对现实经济有不当干预,也容易造成腐败寻租问题。正因此,改革发改委的声音,历来就不曾消停过。乃至发改委的存废,也一度被舆论热议。 看起来,改革发改委的声音近来有越发响亮之势。有些学者认为,这个宏观部门过于重视发展的职能,而在本身改革方面作为不大。有发改委系统的高级官员也坦陈:"政府权责分不清,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做了吃力不讨好的事。"在其看来,政府应当发展培养社会组织,提倡社会自立。整体而言,体制内外对发改委厘清定位、转变职能的认识,已渐趋构成共鸣。这个机构亟须进一步改革,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众所周知,除军事、外交等之外,国家发改委的职能几近包罗万象,成为所谓"全能政府"的一个缩影。发改委事实中国医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上存在的一些干预经济的职能,与市场经济的自由选择、自由发展属性构成了无可躲避的冲突。固然,简单地从发改委的存废层面来思考改革路径,在现实操作中恍如显得过于激进与极端。将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全然忽视,也难以完全说服人。更具现实意义的做法,是在政府打算"甩开膀子"推动改革之时,将改革发改委也纳入重点改革议程,并且有实质性的举措,便是一种进步了。 其实,此前的机构改革,就已注意到这个宏观部门对微观经济过度干预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的职能也在逐渐变化中,之前被诟病的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量的地方,得到了一定的纠正。这表明,有些长时间存在的问题,确切在不断地得到解决--固然,问题的解决还不到位。 问题为什么难以解决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类类型的改革,都是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在"革自己的命"、"割自己的肉"。在缺少一定的动力白癜风能否治愈和压力之下,没有人真正愿意拿自己的利益开打。个人如此,社会机构也是如此,政府组成部门一样如此。政府部门的削权、放权,向来是阻力重重--这不单单是一个发改委的问题,任何被改革的对象,恐怕都会有抵制的本能。 国家发改委容易成为"靶子",容易挨骂,自然跟这个机构的职能和权责密切相干。各种舆论针对这个机构的批评,事实上也不只是针对单个部门。这个宏观部门存在的问题,在其他政府部门中恐怕或多或少也都有出现,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政府自我改革的目标,并不是仅仅针对发改委一个机构,而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削权、放权。本届政府已宣布,任内要削减1/3审批项目,这个指标的实现其实不容易,但是事在人为。只要去做,总会有点点滴滴的成效。 国家发改委从大包大揽到简政放权,让人看到了成效所在。从这类简政放权到纠正政府在行使职能进程中存在的"三位",即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将有助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要提供优秀公共服务、保护社会公平正义,而非过度干预经济运行。